|
15950
二手车网 发表于 2017-1-17 13:51:35
车展是车市的眼睛,在岁末年关举行的广州车展上,我们能看到些什么?这些又都意味着什么?在即将到来的2006年,充满着多少期待和梦想?
车展是要还是不要?
咦?怎么先谈起要不要车展来?这是前提,没有车展,车市的眼睛也就没了。在最近与朋友交谈中,大家都对车展的过多表示了忧虑:需要那么多车展么?车展的好日子该到头了吧?据不完全统计,今年全国大大小小的车展超过30个,全国、地区甚至是经销商性质的车展都在竞相开展。真需要那么多车展?
以前谈车展,总以为世界上著名的车展就那么几个,一国往往只有一个,咱们还是培植北京、上海等大车展为好,免得厂家难以应付,时间上也不凑手。其实,这是忽视了中国的国情。德国、日本有多大?人口有多少?按照一个德国的面积、人口开一个车展来算,中国至少可以举行20多个!要不要还得看效果,笔者所在的城市,就连地方性大报办的车商联展都非常火热,对于那里的消费者来说,车展的功效就是帮助他们选车,厂家参不参加有什么要紧?规模上不上档次有什么必要?提供一个好的选车地点就不错。为何要剥夺这些地区人民参展的权力呢?对于他们来说,一些小规模、专题性车展是很好的,对于车市的良性发展也大有裨益。就明年讲,车展不但不会减少,恐怕还会更多。
明年的势头?不错!
在广州车展上,世界级汽车业巨头通用、大众、福特、奔驰、法拉利……都来了。参展企业总数超过350家,展出总面积达到85000平方米,整车参展企业有50余家,整车展出超过200台,难觅芳踪的概念车也有亮相。对于广州来说,从展览规模和新车数量上,广州车展开始突破地方展会的局限,显现出全国性车展的雏形。对整个中国车市来说,这正预示着明年的车市仍将是一片热土,将充满着多少期待和梦想?在全球车市趋冷的情况下尤为难得。
自主品牌:展示平静的力量!
吸引大多数人眼球的是豪车,而能打开大多数人钱袋的则是经济性车。从本届广州车展上,也能看到这一点。或许,与上半年上海车展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集体宣誓性亮相,前不久首次进军法兰克福车展来说,本届广州车展上自主品牌的表现还欠鲜明、更嫌单薄,尤其是高调亮相法兰克福的吉利显得是那样的“静悄悄”。其实不然,从C1、新“心”东方之子、A520、F3、骏捷、8款即将上市的吉利车……这些蜂拥而至,能打群架的新车型上,能看出自主品牌所展示的“平静的力量”。——话多说无用,销量和利润才是硬道理,才最有说服力。或许是太市场、太商业了一点?不,这正象极了广东人骨子里的实用主义的商业秉性!有专家在2005瞭望柳州论坛上预测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,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价格会很快降到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以下。而最强大的推动力就是自主品牌车,站稳低端,叫板中档,探索高档,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,就能成功。在即将到来的2006年,我们很看好他们。
国外势力:火热中磨刀霍霍向?
如果说自主品牌显得平静甚至是有点冷淡的话,那么,国外(合资)厂商就是跃跃欲试了:新车上,奔驰E280将正式加入豪车战团,06款雅阁、凯美瑞、帕萨特领驭成为中档车三雄,LOVA、思域、北京现代ACCENT、标致206、天津一汽C1、POLOGP则在中低档方面混战;改款车就更多了,6速手动挡马6、福克斯运动款、凯越旅行版……昭示明年车市的多姿多彩。这其中,尤其中档车三雄的竞争显得尤为引人注目:有“中级车标杆”、常年进口车老大以及德式辉煌,它们竞争的结果或将改写日、德系车的势力分布。
环保风暴:柴油还是混合动力?
环保正显得日益重要,汽车走柴油化还是混合动力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。柴油车的颗粒物排放,混合动力的高成本、高技术含量、高价格都是制约它们推广的主要原因,现在这两方面都在掀起不小的浪潮。尤其是混合动力,目前已经有一汽等8家公司宣布了各自的混合动力车计划。其实,笔者以为这两类车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,各自的限制因素也很多,恐怕难成主流,贸然投入过多的人力、物力不值。电动、氢能车才是终极解决之道,再等等吧?
最后,总的来看,明年可预测的是产能过剩、竞争加剧、政策引导趋势明显,而用车成本则变化莫测,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将成为影响明年国内车市走向的重要因素。希望在前面,努力在现在! |
|